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血糖波动加剧、胰岛素需求改变、肾脏负担加重、易发生感染、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等。
1. 血糖波动加剧:妊娠期间,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大幅变化,胎盘分泌的多种激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等会对抗胰岛素的作用,使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同时,孕妇的饮食习惯也会发生改变,进食量和进食种类的调整,再加上孕期活动量的变化,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血糖波动更为明显,血糖控制难度增大。
2. 胰岛素需求改变:在妊娠早期,孕妇可能因妊娠反应出现恶心、呕吐等,进食减少,胰岛素需求可能降低。但随着孕周增加,尤其是中晚期,孕妇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增多,胰岛素抵抗增强,为维持正常血糖水平,胰岛素的需求量会逐渐增加。分娩后,随着胎盘娩出,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迅速减少,胰岛素需求量又会急剧下降。
3. 肾脏负担加重:妊娠时肾脏的生理功能会发生改变,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对于糖尿病孕妇而言,原本就可能存在肾脏微血管病变,此时肾脏负担进一步加重,更容易出现蛋白尿、肾功能损害等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发展为肾衰竭。
4. 易发生感染:妊娠期间孕妇的免疫力相对降低,而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生长繁殖。糖尿病孕妇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生殖道感染等,如肾盂肾炎、霉菌性阴道炎等,且感染一旦发生,治疗相对困难,还可能反复发生。
5. 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妊娠会使糖尿病孕妇原有并发症的病情加重。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孕期可能进展加速,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糖尿病神经病变可能引发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发生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显著增加。
孕期要密切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控制糖分摄入。适度进行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定期产检,关注肾脏、眼底等重要器官的功能,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