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卵巢功能可通过amh检测、性激素六项检查、超声检查、基础体温测定、卵巢活检等。
1. amh检测:即抗缪勒氏管激素检测,它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卵巢储备功能。该指标不受月经周期影响,随时可检测。数值越高,代表卵巢储备的卵泡数量越多;数值越低,提示卵巢功能可能在衰退。一般来说,正常范围在2-6.8ng/ml ,若低于1.1ng/ml,卵巢储备功能可能下降;小于0.086ng/ml,提示卵巢功能衰竭。
2. 性激素六项检查:包含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睾酮、泌乳素。通常在月经来潮第2-4天进行检测,了解基础内分泌状态。其中,促卵泡生成素升高,尤其大于10IU/L,提示卵巢储备功能可能降低;若大于40IU/L,且雌二醇水平低下,则高度怀疑卵巢功能衰竭。
3. 超声检查:通过B超观察卵巢大小、形态及窦卵泡数量。卵巢大小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小,窦卵泡数量是评估卵巢功能的重要指标。一般双侧卵巢窦卵泡数小于6个,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经阴道超声检查能更清晰地观察卵巢情况,为判断提供更准确依据。
4. 基础体温测定:女性在排卵后,由于孕激素作用,体温会升高0.3-0.5℃ ,形成双相体温曲线。若基础体温曲线呈单相,无体温升高变化,可能提示无排卵,间接反映卵巢功能异常。需连续测量至少3个月经周期,且测量要规范,如清晨醒来未进行任何活动时测量。
5. 卵巢活检:属于有创检查,相对较少使用。通过获取卵巢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直接观察卵巢的组织结构和卵泡发育情况。能准确判断卵巢是否存在病变及功能状态,但因有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等,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才考虑。
进行相关检查时,要选择正规医院,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检查前遵循医生的指示做好准备,如某些检查需空腹、避开月经期等。若检查发现卵巢功能异常,应积极配合医生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