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器官也会出现逐渐的退化,特别是老年人,很容易出现一些慢性疾病。高血压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服用药物来帮助控制血压,但是很多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时,会出现很多的误区,从而导致疾病加重。今天要讲的就是,血压正常还需要服用降压药吗?服用降压药的四个误区有哪些?
第一:减少吃药的次数或者停止服药。由于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的服用药物,所以很多人就觉得是药三分毒,为了减轻药物的毒性,就擅自的减少吃药的次数,减少自己的药量,特别有些患者在血压正常后,自行的停用降压药。这些做法都是危险的,很容易导致血压突升,危及生命。
第二:血压水平越低越好。很多高血压的患者认为,自己的血压水平越低就越好,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正常情况下,只要维持在正常的范围以内就可以了。高血压患者如果一味的降低血压,就会让血管受到影响,从而引发高血压的并发症。
第三:吃一些降压药偏方。很多患者比较在意一些民间偏方,一旦听说某种药物对降压特别好,就会大量的服用。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长期的更换降压药,不仅会给心脏带来压力,还会增大心肌梗塞的几率。
第四:认为吃了降压药就是万能的。有些患者在服用药物帮助降低血压的同时,却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患者在服药期间也要保证低盐的饮食,并且要减少大鱼大肉的摄入,避免烟酒,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疾病。
患者服用降压药只是帮助控制病情,并且高血压的患者是需要长期服药的,一旦停药很可能给身体带来不良的影响。患者在服药期间,需要去医院进行定期的复查,能够随时监测血压情况。如果需要调整药量,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一定不能自行增大或者减少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