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水肿常见的有浆液性水肿、黏液性水肿、脂肪性水肿、淋巴性水肿等。
1.浆液性水肿:多表现为局部皮肤肿胀、发亮,按压后可出现凹陷,去除压力后凹陷可恢复。常见于皮肤的急性炎症,如丹毒等。
2.黏液性水肿:皮肤增厚、粗糙,呈非凹陷性水肿,表面可伴有蜡样光泽。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面部等部位。
3.脂肪性水肿:通常表现为皮下脂肪层增厚,皮肤弹性降低,外观可呈肿胀状。多见于肥胖人群的某些部位,如腹部等。
4.淋巴性水肿:早期表现为肢体的凹陷性水肿,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皮肤增厚、粗糙、毛囊角化等改变。常见于丝虫病感染导致的下肢淋巴水肿等。
不同类型的表皮水肿其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均有所不同。如果出现表皮水肿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等刺激,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