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汁淤积是哺乳期常见的问题,若未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如乳腺炎、乳腺脓肿、乳腺导管扩张、影响哺乳、心理压力等。
1. 乳腺炎:乳汁淤积是引发乳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乳汁在乳腺内积聚,细菌容易滋生繁殖,导致乳腺组织发炎,出现乳房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产妇可能伴有畏寒、乏力等全身不适,若不及时治疗,炎症可能进一步扩散,加重病情。
2. 乳腺脓肿:如果乳汁淤积未得到有效改善,炎症持续发展,可能会形成乳腺脓肿。脓肿局部会有明显的波动感,疼痛剧烈,患者体温可升高,需要及时切开引流等处理,否则脓肿可能反复形成,影响乳腺的正常功能。
3. 乳腺导管扩张:长期的乳汁淤积可导致乳腺导管扩张,乳腺导管壁增厚,影响乳汁的正常排出,增加后续发生乳腺疾病的风险,如乳腺增生等。
4. 影响哺乳:乳汁淤积会使乳房局部变硬,乳腺管堵塞,导致乳汁排出不畅,影响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产妇可能会出现乳房胀痛、乳头皲裂等问题,进而减少喂奶次数,影响婴儿的营养摄入。
5. 心理压力:频繁出现乳汁淤积及相关并发症,会给产妇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不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
在哺乳期,产妇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哺乳姿势,避免乳汁淤积。定期哺乳,每次哺乳应尽量排空乳房。若出现乳房胀痛等不适,应及时采取措施,如热敷、按摩等,促进乳汁排出。如有必要,可咨询专业的乳腺科医生,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以避免乳汁淤积带来的各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