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流水臭臭可能由以下 5 项原因引起:外耳道炎、中耳炎、耵聍栓塞、鼓膜穿孔、外耳道胆脂瘤等。
外耳道炎:多因外耳道皮肤损伤或局部抵抗力降低,细菌感染所致。表现为耳痛、灼热感,流出黄色脓液,有臭味。可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同时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
中耳炎: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流脓,脓液可为脓性或血性,有臭味。需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必要时行鼓膜穿刺术。
耵聍栓塞:耵聍过多或排出受阻,形成栓塞,刺激外耳道皮肤引起炎症。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可伴有流水、臭味。可到医院用专业器械取出耵聍。
鼓膜穿孔:外伤或炎症等原因可导致鼓膜穿孔,引起耳内流水、流脓,有臭味。需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污水入耳,待穿孔自愈或进行手术修补。
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形成胆脂瘤,刺激外耳道皮肤及骨质,导致流水、流脓、恶臭。需手术彻底清除胆脂瘤。
注意事项: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或处理,以免延误病情。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定期复查,以促进耳部健康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