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子宫内膜癌常见的检查方法有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等。
1. 妇科检查:通过妇科双合诊、三合诊等方式,可初步了解子宫大小、质地、活动度以及有无压痛等情况,对子宫的整体状况进行初步评估,有时还能发现子宫有无增大、形态是否规则等异常表现。
2. 超声检查:这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经阴道超声能清晰地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及回声等情况。一般来说,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厚度超过5mm,或者育龄期女性在月经周期特定阶段内膜厚度异常增厚,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3. 诊断性刮宫:是诊断子宫内膜癌最常用、最有价值的方法。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能明确是否存在癌细胞。分段刮宫还可以区分病变是位于宫颈管还是子宫体,对于确定手术范围等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4. 宫腔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宫腔及宫颈管内的情况,能发现较小的病变,如子宫内膜的微小息肉、局灶性病变等,并可在直视下取活检,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5. 肿瘤标志物检查:某些肿瘤标志物如CA125、CEA等,在部分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可能会升高,但特异性不是很强,一般作为辅助诊断指标,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病情。
在进行相关检查时,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积极配合医生的安排。检查前需向医生详细告知自身的病史、症状等信息,以便医生能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