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部疾病主要有脐炎、脐疝、脐肉芽肿、脐茸、脐尿管瘘等。
1. 脐炎:新生儿脐炎是由于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脐残端被细菌入侵、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轻者脐轮与脐周皮肤轻度红肿,可伴有少量浆液脓性分泌物;重者脐部及脐周明显红肿发硬,脓性分泌物较多,常有臭味,可向周围皮肤或组织扩散引起腹壁蜂窝织炎、皮下坏疽等。
2. 脐疝:脐疝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脐环关闭不全或薄弱,腹腔脏器由脐环处向外突出到皮下形成。表现为脐部有可复性肿物,哭闹、咳嗽等使腹压增高时肿物突出明显,安静时可缩小或消失。大多数脐疝在1岁内可自愈。
3. 脐肉芽肿:脐肉芽肿是指断脐后脐孔创面受异物刺激如爽身粉、血痂等或感染,在局部形成小的肉芽组织增生。表现为脐部有樱红色、表面光滑湿润的息肉样增生物,常有少量黏液或血性分泌物。
4. 脐茸:脐茸是卵黄管的脐端残留黏膜,形成的息肉样的红色黏膜突起。脐茸表面湿润,有少量黏液样分泌物,一般无疼痛等不适。
5. 脐尿管瘘:脐尿管瘘是一种先天性畸形,是由于脐尿管未完全闭合,导致膀胱与脐部之间存在异常通道。表现为脐部间歇性漏尿,尿液可从脐孔流出,局部皮肤常因尿液刺激而发红、糜烂。
新生儿脐部护理至关重要,要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尿液、粪便等污染。若发现脐部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