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患者在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或急性期时不宜游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游泳时颈部需要频繁活动和承受一定的水压,这可能会加重颈椎病患者颈部的炎症、水肿等病理改变,导致疼痛、麻木等症状加剧。尤其是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游泳可能会对脊髓造成进一步的压迫,增加神经损伤的风险。
二是游泳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平衡,而颈椎病患者往往存在颈部肌肉力量失衡等问题,这会影响他们在水中的动作协调性和稳定性,容易引发意外受伤,如扭伤颈部等。
三是水温对颈椎病患者也有一定影响。如果水温过低,可能会引起颈部血管收缩,加重颈部的血液循环障碍,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在颈椎病病情稳定、症状缓解的情况下,适当的游泳运动对颈椎病患者是有益的。游泳可以锻炼颈部肌肉,增强颈部的稳定性,改善颈椎的活动度,缓解颈部的疼痛和不适。但在游泳时,患者应选择合适的泳姿,如蛙泳等,避免过度仰头或低头的动作;同时要注意水温的适宜,避免受凉。
日常中,颈椎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保持一个姿势不动,注意颈部的保暖和休息。如果有颈椎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锻炼,以促进病情的恢复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