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表现主要有皮肤瘙痒、黄疸、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等。
1. 皮肤瘙痒:
瘙痒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多在妊娠晚期出现,少数在妊娠中期出现。瘙痒程度不一,常呈持续性,白昼轻,夜间加剧。一般从手掌和脚掌开始,然后逐渐向肢体近端延伸甚至可发展到面部,但极少累及黏膜。
2. 黄疸:
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发生率较低。黄疸一般在瘙痒发生后2 - 4周左右出现,程度轻重不一,可表现为巩膜、皮肤黄染,尿色加深等。
3. 消化道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孕妇的营养摄入,进而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
4. 肝功能异常:
主要表现为血清胆汁酸升高,这是诊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重要指标。还可能出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的轻度升高。
5. 凝血功能异常:
相对较为罕见。可导致孕妇出现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孕妇若在妊娠期出现上述相关表现,应及时就医检查。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孕期要定期产检,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检查项目,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理,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