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糜烂可使用的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抗生素、促胃肠动力药、抗酸剂等。
1. 质子泵抑制剂:这类药物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促进糜烂部位愈合。常见的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从而达到减少胃酸分泌的目的,一般疗程为4 - 8周,具体需根据病情调整,可有效缓解胃糜烂引发的胃痛、反酸等症状。
2. 胃黏膜保护剂: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离胃酸、胃蛋白酶及其他有害物质对胃黏膜的侵蚀。像铝碳酸镁、硫糖铝等,铝碳酸镁可中和胃酸,还能吸附胆汁,减轻胆汁对胃黏膜的损伤;硫糖铝能与胃黏膜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促进胃黏膜修复,通常需按疗程服用。
3. 抗生素:若胃糜烂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就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一般采用联合用药方案,如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两种抗生素联合,疗程通常为10 - 14天,以彻底根除幽门螺杆菌,防止病情反复。
4. 促胃肠动力药:当胃糜烂伴有胃肠动力不足,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时,可使用此类药物。比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它们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胃排空,减少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有助于改善症状。
5. 抗酸剂:能中和胃酸,迅速缓解胃痛、反酸等症状。常见的有碳酸氢钠等,但其作用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作为临时缓解症状的药物,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胃糜烂,只是在症状发作时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治疗胃糜烂期间,要注意调整生活和饮食习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让胃部有足够时间休息恢复。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糜烂程度。同时,要戒烟戒酒,减少对胃部的不良刺激。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