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高度怀疑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情况有新生儿黄疸迁延不退、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间质性肺炎、听力障碍等。
1. 新生儿黄疸迁延不退:
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导致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使黄疸持续时间延长,不易消退。这种黄疸可能在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再次出现或持续加重,与一般生理性黄疸的转归不同,常伴有皮肤、巩膜黄染程度较深等表现。
2. 肝脾肿大:
感染巨细胞病毒后,肝脏和脾脏可能受到累及,出现肿大的情况。肝脏肿大可伴有肝功能的改变,如转氨酶升高等;脾脏肿大在体格检查时可触及,部分患儿可能因脾肿大而出现脾功能亢进的相关表现。
3. 肝功能异常:
巨细胞病毒对肝细胞有损害作用,可引起肝功能指标的异常。常见的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还可能出现胆红素代谢紊乱、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时可影响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4. 间质性肺炎:
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引发肺部炎症,尤其是间质性肺炎。患儿可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喘息等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间质性改变,病情严重时可影响气体交换,导致呼吸衰竭。
5. 听力障碍:
部分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可能出现听力障碍,表现为听力下降、耳聋等。这种听力损害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在出生后逐渐出现,对患儿的语言发育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对于出现上述情况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等,以明确诊断。若确诊为巨细胞病毒感染,需根据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