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 3 椎体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法应对。
1. 卧床休息:骶 3 椎体骨折后,卧床休息能让受伤的椎体得到充分的静养,避免因活动导致骨折部位移位或损伤周围组织,有助于骨折的自然愈合。一般建议仰卧位,在腰部下方可垫薄软枕,维持腰椎生理曲度,减轻疼痛。需绝对卧床 4 - 6 周,期间翻身时要保持脊柱在一条直线上,避免扭曲。
2. 药物治疗:对于骶 3 椎体骨折,可使用仙灵骨葆胶囊,能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增强骨密度,加快骨折愈合;接骨七厘片,具有活血化瘀、接骨止痛的功效,能缓解骨折带来的疼痛与肿胀;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症状。这些药物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
3. 物理治疗:通过热敷、按摩、理疗等物理手段,能改善骶 3 椎体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减轻疼痛和肿胀。热敷可采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温度控制在 40 - 50 摄氏度,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按摩需由专业人员操作,力度适中,避免加重损伤。理疗如红外线照射等,能起到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
4. 康复训练:在骨折恢复到一定阶段后,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提高脊柱稳定性,促进功能恢复。早期可进行下肢的屈伸活动,如直腿抬高训练,每组 10 - 15 次,每天 3 - 4 组。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难度,如进行拱桥运动、小飞燕等训练,帮助恢复腰部肌肉力量。
5. 手术治疗:当骶 3 椎体骨折出现明显移位,压迫神经,导致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等严重情况时,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方式,恢复椎体的正常解剖结构,解除神经压迫,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条件。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在应对骶 3 椎体骨折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安排进行治疗和康复。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促进骨折愈合。避免过早下地活动,定期到医院复查,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