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肺炎通常可通过症状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支气管镜检查、肺活检等方式。
1. 症状表现:肺炎患者往往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典型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呼吸急促、胸痛等情况。发热一般体温较高,可达到 38℃甚至更高;咳嗽较为频繁,痰液的性状多样,可为白色黏痰、黄色脓痰等;呼吸急促在病情较重时较为明显,患者会感觉呼吸费力;胸痛多为刺痛或隐痛,随呼吸或咳嗽加重。这些症状的组合及严重程度能为肺炎诊断提供初步线索。
2. 胸部影像学检查:常见的有胸部 X 线和胸部 CT。胸部 X 线能显示肺部的大致病变情况,如肺部的片状、斑片状阴影等,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肺炎以及病变的部位和范围。胸部 CT 则更为敏感和准确,能清晰呈现肺部细微结构,对于早期肺炎、隐匿部位的肺炎以及肺炎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可发现 X 线难以察觉的病变。
3.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痰培养、血培养等项目。血常规可了解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计数及比例,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类型。C 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炎症状态下会升高,有助于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和判断病情变化。痰培养和血培养能明确病原菌,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4. 支气管镜检查:对于一些诊断不明确、病情复杂的肺炎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气道内情况,获取病变部位的组织或分泌物进行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如是否存在特殊病原体感染、肿瘤等,还可进行肺泡灌洗等治疗操作。
5. 肺活检:属于相对少见但较为准确的诊断方法。当其他检查无法明确病因,高度怀疑特殊类型肺炎或肺部肿瘤等疾病时,通过肺活检获取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能明确病变的性质,为后续治疗提供关键依据。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会综合多方面信息进行判断。患者应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如实告知医生自身症状、病史等情况。治疗期间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安排用药,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以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