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适应证包括涉及感染病灶或切口接近感染区域的手术、胃肠道手术、操作时间长的大手术、开放性创伤且创面已污染、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1. 涉及感染病灶或切口接近感染区域的手术:这类手术由于手术部位本身存在感染源或者临近感染区域,手术过程中细菌容易侵入创口引发感染。比如化脓性阑尾炎手术,阑尾本身已化脓,周围组织可能存在炎症,手术时细菌易扩散,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2. 胃肠道手术:胃肠道内存在大量细菌,手术时胃肠道内容物可能溢出,导致腹腔污染。像胃大部切除术、结肠癌根治术等,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有效预防术后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3. 操作时间长的大手术:手术时间长,患者创面暴露时间久,感染机会增加。例如心脏搭桥手术、肝移植手术等,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外界细菌可能侵入,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有助于减少感染发生。
4. 开放性创伤且创面已污染:开放性创伤使伤口直接与外界接触,若创面已被污染,细菌容易在伤口内滋生繁殖。如车祸导致的开放性骨折伴泥土污染,及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防止伤口感染,促进愈合。
5. 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关节属于异物植入,身体对其可能产生排异反应,且手术创口易成为细菌滋生的场所。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人工关节使用寿命。
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年龄、基础疾病等合理选择药物和用药时机,同时要关注药物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