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产后要注意血压监测、饮食调整、休息与活动、情绪管理、药物使用等。
1. 血压监测:产后需密切关注血压变化,按照医生要求定期测量血压,一般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记录血压数值,以便及时发现血压异常波动情况,若血压持续不稳定或出现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2. 饮食调整:饮食要遵循低盐、低脂、高蛋白原则。减少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 5 克,避免食用腌制食品;控制脂肪摄入,少吃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同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用力排便导致血压升高。
3. 休息与活动:保证充足的休息,产后身体较为虚弱,每天应保证 8 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在身体恢复良好的情况下,可适当进行活动,如产后一周左右可在室内慢走,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随着身体恢复逐渐增加活动量。
4. 情绪管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产后身体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加上照顾宝宝的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可能会影响血压。家人应给予产妇更多关心和支持,产妇自身也可通过听音乐、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
5. 药物使用:如果产后仍需服用降压药物,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若出现不适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用药方案。
产后身体恢复需要一个过程,要积极配合医生的各项安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若身体出现任何异常情况,都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