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一般治疗方法包括休息与关节制动、物理治疗、功能锻炼、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 休息与关节制动:类风湿关节炎会使关节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过度活动会加重关节损伤。休息能减少关节的负担,让受损关节得到恢复的时间。关节制动可通过使用夹板、支具等,固定关节于功能位,防止关节畸形进一步发展,为后续治疗和康复创造良好条件。在疾病急性期,关节疼痛剧烈时,患者需尽量减少活动,多休息,必要时使用辅助器具固定关节。
2. 物理治疗: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物理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比如热敷,通过热传递使关节周围血管扩张,增加血液供应,带走炎性物质,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按摩能放松关节周围紧张的肌肉,改善肌肉痉挛状态,减轻对关节的压力。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也能起到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帮助患者改善关节功能。
3. 功能锻炼:类风湿关节炎易导致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功能锻炼能有效改善这种情况。适当的锻炼可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减少关节磨损。像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能保持关节的灵活性,防止关节粘连和畸形。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如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和强度。
4.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甲氨蝶呤片,它能抑制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嘌呤及嘧啶核苷酸合成,从而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来氟米特片通过抑制嘧啶的从头合成途径,影响活化淋巴细胞的生长和功能,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还有硫酸羟氯喹片,可稳定溶酶体膜、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等,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具体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
5. 手术治疗:当类风湿关节炎发展到晚期,出现严重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关节置换术,通过植入人工关节,替代受损严重的关节,恢复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需要综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后谨慎选择。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日常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关节过度劳累和损伤。按照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控制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