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出现紫色淤青应根据外伤、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血管脆性增加、维生素 C 缺乏等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局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等。
1.外伤:因外力撞击等导致膝盖处血管破裂出血,形成淤青。建议早期 24 小时内局部冷敷,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24 小时后热敷,如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温度以感觉舒适为宜,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4 次。若疼痛明显,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
2.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受影响,易出现淤青。建议可补充血小板,如输注血小板悬液;同时服用升血小板胶囊、氨肽素片、利可君片等药物。
3.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凝血障碍。建议根据具体情况补充相应凝血因子,如凝血酶原复合物、Ⅷ因子浓缩剂、Ⅸ因子浓缩剂等。
4.血管脆性增加:血管弹性降低,易破裂出血。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可服用维生素 C 片、芦丁片、曲克芦丁片等药物改善血管弹性。
5.维生素 C 缺乏:影响胶原蛋白合成,导致血管脆性增加。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如柑橘、草莓、猕猴桃等;也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 C 片等。
若淤青持续不消退或伴有疼痛、肿胀加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膝盖处清洁,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