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检查来查出脑梗:头颅 CT 检查、头颅MRI检查、脑血管造影DSA、多普勒超声TCD等。
1. 头颅 CT 检查:可早期发现脑梗死病灶,能明确显示早期缺血性梗死、脑干及小脑梗死、区分陈旧性梗死与新鲜梗死灶等。对于超早期脑梗死,有时头颅 CT 检查可能无异常表现,但随着时间推移,可逐渐显示出梗死区域的低密度影。
2. 头颅MRI检查:对脑梗死的检出敏感性高于头颅 CT,能早期发现缺血性梗死、小梗死灶、静脉窦血栓形成等,还可明确区分新旧梗死灶,对脑干、小脑的病灶显示更清晰。尤其对于超急性期脑梗死,MRI 检查具有重要价值。
3. 脑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可清晰显示脑血管的形态、分布、走行及病变情况,如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闭塞、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对于指导介入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 多普勒超声TCD:可检测颅内血管的血流速度、方向、频谱等,有助于判断脑血管狭窄、闭塞的程度及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及监测有一定价值。
不同的检查方法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诊断,遵循医嘱进行后续的治疗和康复。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应保持放松状态,避免紧张和焦虑,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对于高危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等,应定期进行脑血管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脑梗死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