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由于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免疫力低下,极易发生感染。预防感染需要注意多个方面,如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皮肤黏膜护理、注意呼吸道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是预防早产儿感染的重要措施。医护人员在接触早产儿前必须严格洗手,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早产儿的病房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早产儿使用的物品如奶瓶、奶嘴、衣物等应进行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2. 做好皮肤黏膜护理:
早产儿的皮肤娇嫩,容易受到损伤和感染。应保持早产儿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避免尿液和粪便对皮肤的刺激。每天给早产儿洗澡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皮肤。同时,要注意口腔、鼻腔、眼部等部位的清洁,防止感染。
3. 注意呼吸道管理:
保持早产儿呼吸道通畅是预防感染的关键。要及时清除早产儿口鼻中的分泌物,避免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对于需要吸氧的早产儿,要注意调节氧流量和浓度,避免氧中毒。同时,要定期为早产儿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
4. 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避免滥用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前,应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同时,要注意观察早产儿的用药反应,如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进行处理。
预防早产儿感染需要医护人员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降低早产儿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家长应密切观察早产儿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