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病毒性肺炎需要进行的检查包括胸部 X 线、血常规、血清学检查、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培养等。
1. 胸部 X 线:是较为常用的检查方法,可显示肺部的病变情况,典型表现为两肺纹理增粗、模糊,可伴有斑片状阴影,严重时可出现大片状实变影等,有助于初步判断肺部炎症的范围和程度 。
2. 血常规:通过检测血液中各类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了解白细胞、淋巴细胞等变化情况。在麻疹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可能相对增高,对疾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3. 血清学检查:主要检测麻疹病毒特异性抗体,如 IgM 和 IgG 抗体。IgM 抗体在发病早期即可出现,是近期感染的重要指标;IgG 抗体则提示既往感染或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反应,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判断感染的时间 。
4. 病毒核酸检测:采用 RT-PCR 等技术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麻疹病毒核酸,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麻疹病毒感染,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5. 病毒培养: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接种于合适的细胞培养体系中,观察病毒的生长情况,虽然是诊断病毒感染的金标准,但操作相对复杂,耗时较长,且对实验室条件要求较高,一般不作为首选 。
进行这些检查时,要积极配合医生的安排,如实告知自身症状、病史等信息。检查过程中若有不适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检查后等待结果出来,根据医生的诊断和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处理,不要自行随意用药或改变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