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纵隔位于胸腔中部,包含许多重要的结构,如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胸腺、神经及淋巴组织等。纵隔的分区有助于胸部疾病的定位和诊断。临床上,常以胸骨角和第4胸椎下缘的水平连线为界,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下纵隔又以心包为界,分为前纵隔、中纵隔和后纵隔。
纵隔内的器官和组织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部位;气管和食管则分别负责呼吸和吞咽功能。当纵隔内的器官或组织发生病变时,如纵隔肿瘤、纵隔炎等,可能会影响到这些器官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
对于纵隔疾病的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胸部 X 线、CT 、磁共振成像MRI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纵隔内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等信息,从而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如果出现胸部不适、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纵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