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中浸润性特殊癌包括乳头状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黏液腺癌、腺样囊性癌等。
1. 乳头状癌:是一种相对常见的浸润性特殊癌,癌细胞呈乳头状结构生长,乳头中心有纤维血管轴心。其恶性程度相对较低,预后较好,肿瘤细胞多分化良好,生长相对缓慢,较少发生远处转移。
2. 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细胞丰富,核大、核仁明显,呈巢状或片状生长,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这种淋巴细胞浸润提示机体对肿瘤有一定的免疫反应,通常预后相对较好,远处转移率较低。
3. 小管癌:癌细胞呈单层立方或柱状,形成大小较一致、形态规则的小管结构,管腔较圆,内衬上皮细胞分化良好,异型性小。小管癌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预后良好,较少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
4. 黏液腺癌:肿瘤细胞能分泌大量黏液,在切片中可见黏液湖形成,癌细胞呈巢状或单个散在分布于黏液湖中。黏液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与黏液成分的多少有关,一般来说,黏液成分越多,预后相对较好。
5. 腺样囊性癌:由腺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构成,形成筛孔状、管状或实性结构。腺样囊性癌生长缓慢,但具有较强的侵袭性,易侵犯神经,导致局部疼痛或感觉异常,远处转移以肺转移较为常见。
乳腺癌的治疗和后续管理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患者确诊后应积极配合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能涉及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治疗期间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定期进行复查,包括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