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结核患者家属需重点关注隔离防护、环境消毒、个人卫生、症状监测、药物管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事项。通过规范执行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并促进患者康复。
1. 隔离防护:患者需单独居住通风良好的房间,佩戴口罩并避免近距离接触,家属接触时需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
2. 环境消毒:每日使用紫外线灯消毒房间30分钟以上,患者衣物床品需煮沸消毒或阳光曝晒6小时,门把手等高频接触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3. 个人卫生:家属接触患者后立即用流动水与皂液洗手20秒以上,实行分餐制并单独清洗患者餐具,患者痰液需吐入加盖容器并经消毒处理。
4. 症状监测: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持续咳嗽、痰中带血、夜间盗汗或体重下降,家属若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咳嗽伴低热应及时就诊排查。
5. 药物管理: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用抗结核药物,注意记录服药反应,定期陪同复查肝肾功能与胸部影像,出现皮疹或黄疸立即联系医生。
6. 营养支持:为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每日保证2个鸡蛋/200g瘦肉/500ml牛奶摄入,辅以新鲜果蔬补充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
7. 心理护理:通过陪伴交流缓解患者焦虑情绪,鼓励参与轻松文娱活动,协助建立治疗信心,必要时联系专业心理咨询师介入干预。
家庭成员需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以增强免疫力。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冬季取暖时注意维持适当湿度。密切关注患者服药依从性,避免自行减药或停药导致耐药性产生。建议建立健康档案记录体温变化与用药情况,就诊时携带完整资料供医生参考。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或免疫力低下者需加强防护,必要时进行预防性用药评估。保持与主治医生的畅通沟通,及时反馈异常情况,配合完成全程规范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