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是一种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常用于怀孕49天内的孕妇。在进行药物流产时,需要注意以下:
1. 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宫内妊娠、妊娠天数在49天内、自愿要求药物流产且无药物流产禁忌证者。
禁忌证:心、肝、肾疾病患者、肾上腺疾病、糖尿病、青光眼、过敏体质、带器妊娠、宫外孕、贫血、多次人工流产、宫颈发育不良、生殖道畸形等。
2. 药物选择:
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激素药物,能与孕激素受体结合,阻断孕激素活性,从而使蜕膜坏死、绒毛变性,促使胚胎排出。
米索前列醇:具有子宫兴奋和宫颈软化的作用,能增强子宫收缩,促进胚胎排出。
3. 用药方法:
常规用药:一般先口服米非司酮,每天一次,每次25mg,连服3天,第4天早上口服米索前列醇 600μg。
个体化用药: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如孕周、体重、子宫位置等,医生可能会调整用药剂量和方法。
4. 观察与护理:
用药后观察:用药后需在医院观察6小时,密切观察腹痛、阴道流血等情况,如出现大量阴道流血、腹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阴道流血护理: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较长,一般为10-15天,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少量阴道流血或间断性阴道流血。应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和盆浴,防止感染。
5. 饮食与休息:
饮食:药物流产后应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休息: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促进身体恢复。
在进行药物流产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同时,药物流产也有一定的风险,如不全流产、感染等,不适合所有的孕妇,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