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分离是指胎儿在母体内时,肾盂内有尿液积聚,导致肾盂前后径增宽的一种现象。
在胎儿发育过程中,肾盂和输尿管连接处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梗阻,使得尿液排出不畅,从而引起肾盂内尿液积聚,出现双肾分离的情况。一般来说,如果肾盂分离在10毫米以内,多为生理性的,可能是胎儿憋尿所致,这种情况会随着胎儿的发育而逐渐消失。但如果肾盂分离超过10毫米,尤其是超过16毫米时,可能提示存在泌尿系统的异常,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狭窄、后尿道瓣膜等,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评估。
对于出生后的婴儿,如果发现有双肾分离的情况,医生会根据分离的程度、是否伴有其他异常症状等因素,来决定治疗方案。如果分离程度较轻,且没有其他异常,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复查超声,观察肾盂分离的变化情况。如果分离程度较重,或者伴有肾积水、肾功能异常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解除梗阻,保护肾功能。
双肾分离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情况,但也不必过于紧张。如果在孕期或婴儿期发现有双肾分离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排尿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同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带孩子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