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热病疫苗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局部反应、全身反应等。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等;罕见的不良反应有发热、头痛、乏力、肌肉疼痛、关节疼痛等。以下是详细内容:
1. 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疼痛较为常见,一般在接种后 24 小时内出现,持续 1 - 2 天可自行缓解。注射部位红肿也是较常见的反应,通常在接种后 1 - 2 天开始出现,直径一般不超过 2.5 厘米,3 - 5 天可消退。注射部位硬结相对较少见,多在接种后 3 - 7 天出现,质地较硬,直径一般不超过 1 厘米,可通过热敷等方式促进吸收。
2. 全身反应:发热是较为罕见的不良反应,体温一般在 38.5℃以下,持续 1 - 2 天可自行恢复正常。头痛较为常见,多为轻度头痛,可自行缓解。乏力感在接种后可能出现,表现为全身无力、疲倦,一般持续 1 - 2 天。肌肉疼痛和关节疼痛也较为少见,可累及四肢肌肉和关节,疼痛程度一般较轻,持续 1 - 3 天。
在接种黄热病疫苗后,应注意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如果不良反应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较重,应及时就医治疗。接种黄热病疫苗前应充分了解其不良反应,接种后要密切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