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喘证的病因较为复杂,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久病等均可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而发为喘证。喘证的发病机制主要在肺和肾,因肺为气之主,司呼吸,外合皮毛,内为五脏华盖,若外邪侵袭,或他脏病气上犯,皆可使肺失宣降,肺气胀满,呼吸不利而致喘。肾为气之根,主摄纳,若肾元不固,摄纳失常,则气不归元,阴阳不相接续,亦可气逆于肺而为喘。
喘证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稍动则喘息不已,甚则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严重者,喘促持续不解,烦躁不安,面青唇紫,肢冷,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发为喘脱。
对于喘证的治疗,应分清虚实。实喘治肺,以祛邪利气为主,根据寒、热、痰、气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宣肺、清化肃肺、化痰理气等法。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或补肺,或健脾,或补肾,阳虚则温补之,阴虚则滋养之。若虚实夹杂,寒热互见者,则当根据具体情况分清主次,权衡标本,辨证选方用药。
在日常生活中,喘证患者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过敏原,预防感冒。同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生冷之品。患者还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如出现喘证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