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其主要特征是头部位置改变时,如躺下、起床、翻身、低头或抬头时,会突然出现短暂的眩晕,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十秒,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耳石症的发病原因是耳石一种碳酸钙结晶从耳石膜上脱落,进入内耳的半规管中。当头部位置改变时,耳石在半规管内移动,刺激毛细胞,导致平衡感觉异常,从而引起眩晕。
耳石症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体格检查,特别是特定的体位诱发试验。医生会通过改变患者的头部位置,观察是否出现眩晕及眼震,以确定是否为耳石症及耳石脱落的部位。
治疗耳石症的主要方法是耳石复位法。医生会根据耳石脱落的部位,通过一系列特定的头部动作,将耳石重新送回耳石膜上,从而缓解眩晕症状。大多数患者经过一次或几次复位治疗后,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缓解。
如果出现眩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头部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些都有助于预防耳石症的发生和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