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月的宝宝过敏可能是食物过敏、接触过敏原、吸入过敏原、肠道菌群失调、遗传因素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调整饮食、避免接触、改善环境、调节肠道菌群等。
1. 食物过敏:九个月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如牛奶、鸡蛋、海鲜等。宝宝食用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有害物质,引发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过敏食物,母乳喂养妈妈也需回避。症状较轻可先观察,若症状严重如出现皮疹、呕吐、腹泻等,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炉甘石洗剂外用。
2. 接触过敏原:宝宝皮肤娇嫩,接触如化纤衣物、某些材质玩具、刺激性洗护用品等可能过敏。这些物质刺激皮肤引发过敏症状。要尽快让宝宝脱离接触物,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局部皮肤发红瘙痒,可遵医嘱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氧化锌软膏。
3. 吸入过敏原:尘螨、花粉、动物毛发皮屑等是常见吸入过敏原,宝宝吸入后可能出现鼻痒、打喷嚏、咳嗽等过敏症状。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定期更换床单被套,使用空气净化器。症状明显可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滴鼻、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颗粒。
4. 肠道菌群失调:宝宝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使用抗生素、饮食改变等因素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增加过敏风险。可通过补充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布拉氏酵母菌散,遵医嘱服用。
5. 遗传因素:若父母有过敏史,宝宝遗传过敏体质的概率较高,更易发生过敏。日常要注意护理,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出现过敏症状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遵医嘱治疗。
日常要注意保持宝宝生活环境清洁卫生,尽量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添加辅食时要循序渐进,密切观察宝宝反应。若宝宝过敏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带宝宝前往医院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