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是一种肾脏疾病,通常是由于感染后变态反应引起的,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
急性肾炎的病因主要是链球菌感染,如咽部或皮肤感染后 1 - 3 周,容易诱发本病。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起急性肾炎。
在症状方面,患者会出现尿液颜色的改变,如呈现洗肉水样或浓茶色,这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红细胞进入尿液所致。蛋白尿则表现为尿液中泡沫增多且不易消散。水肿往往先从眼睑、面部开始,逐渐波及全身,严重时可出现胸水、腹水。高血压也是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感到头痛、头晕等。
对于急性肾炎的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治疗方面,主要是休息和对症治疗,如控制血压、利尿消肿等。在急性期,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后,才可逐步增加活动量。
在日常生活中,患有急性肾炎的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清淡,减少盐的摄入,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同时,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劳累和感染,以免加重病情。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