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脓肿是指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
肛门脓肿的发生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当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就可能形成肛门脓肿。患者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的持续性疼痛和肿胀,在坐立、行走或排便时疼痛会加剧。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如果脓肿自行破溃,疼痛可能会暂时缓解,但容易形成肛瘘。
对于肛门脓肿的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来进行。肛门指诊、直肠超声、血常规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和确定脓肿的位置、大小等情况。
一旦确诊为肛门脓肿,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切开引流,将脓液排出,以缓解症状和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术后需要定期换药,保持伤口清洁,并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预防肛门脓肿的发生,应注意保持肛门局部的清洁卫生,避免久坐,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如果出现肛门周围的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