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是由窦房结发出的规律电信号控制的,使心房和心室依次收缩和舒张,完成心脏的泵血功能。而房颤时,心房失去了正常的节律性收缩,代之以快速而不规则的颤动,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
房颤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年龄增长、酗酒、吸烟、过度劳累等也可能增加房颤的发生风险。
房颤的症状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而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头晕、胸闷、气短等不适。如果房颤持续时间较长,还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对于房颤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以确定心房颤动的存在和类型。医生还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心脏超声、血液检查等,以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查找可能的病因。
治疗房颤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导管消融等。药物治疗主要是控制心室率、恢复窦性心律和预防血栓形成。电复律是通过电击心脏,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导管消融则是通过导管将高频电流送入心脏,破坏异常的电活动区域,从而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
房颤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心律失常,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房颤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