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咳嗽是中医病症名,指由于外界邪气侵袭肺系,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引起的咳嗽。外感咳嗽主要是由于六淫外邪侵袭肺卫,肺气被束,肺失宣肃而发为咳嗽。
外感咳嗽的病因主要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多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使肺气被束,肺失宣降而发为咳嗽。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所以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导,夹有寒、热、燥等邪。临床常见的外感咳嗽有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风燥咳嗽等。
风寒咳嗽表现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风热咳嗽表现为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黄,咳时汗出,常伴有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风燥咳嗽表现为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对于外感咳嗽,应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适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受外邪;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染;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如果咳嗽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