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常见的涎腺肿瘤,多发生于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舌下腺极少见。它是由腺上皮、肌上皮、黏液、黏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等多种成分混合组成,故称为多形性腺瘤。
多形性腺瘤的生长缓慢,常无自觉症状,病史较长。肿瘤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地中等,可活动。当肿瘤体积较大时,可出现局部压迫症状,如疼痛、面瘫、吞咽困难等。
在诊断多形性腺瘤时,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B 超、CT 等以及病理检查来进行综合判断。病理检查是确诊多形性腺瘤的金标准,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切片和显微镜观察,可以明确肿瘤的类型和性质。
治疗多形性腺瘤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切除。手术时应尽可能将肿瘤完整切除,避免肿瘤残留,以免导致复发。对于部分体积较大、位置较深或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的肿瘤,可能需要进行扩大切除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
对于患有多形性腺瘤的患者,在治疗后应注意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或恶变。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涎腺的刺激。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