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骨膜、骨质和骨髓的急性炎症。
急性骨髓炎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发病部位多在长骨的干骺端。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如疖、痈、扁桃体炎等,经血液循环传播至骨骼;也可因开放性骨折或手术感染直接引起。
急性骨髓炎起病急,患者常有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局部出现患肢疼痛、红肿、皮温升高,附近关节可因疼痛而活动受限。若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可发展为慢性骨髓炎,导致骨骼破坏、畸形,甚至残疾。
诊断急性骨髓炎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包括全身支持治疗、抗生素治疗、局部治疗等。全身支持治疗主要是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生素治疗应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局部治疗包括患肢制动、切开引流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以预防急性骨髓炎的发生。如果出现疑似急性骨髓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