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动脉瘤是指发生在基底动脉上的动脉瘤。基底动脉是颅内的重要血管,为脑干、小脑等部位供血。当基底动脉壁局部薄弱,在血流的冲击下,局部向外膨出,就形成了基底动脉瘤。
基底动脉瘤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管壁先天性发育不良、感染等因素有关。动脉瘤未破裂时,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若瘤体较大,可能会压迫周围神经组织,导致头痛、头晕、视力障碍、面部麻木等症状。当动脉瘤破裂时,会引起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甚至昏迷,病情危急,死亡率较高。
对于基底动脉瘤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头颅C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来明确。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介入治疗则是通过血管内介入的方法,将弹簧圈等材料置入动脉瘤内,使瘤体闭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患有基底动脉瘤的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控制血压、血脂等指标。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