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髓炎是一种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股骨骨髓、骨皮质和骨膜的炎症。
股骨骨髓炎多由血源性感染引起,也可由创伤或手术感染直接蔓延至股骨而发病。其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乙型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患者常表现为局部疼痛、红肿、发热,严重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乏力等。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慢性骨髓炎,出现窦道形成、死骨排出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股骨骨髓炎的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培养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 X 线、CT、MRI 等来综合判断。治疗方面,早期主要采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控制感染。如果局部形成脓肿,需要及时进行切开引流。对于慢性骨髓炎,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清除死骨、消灭死腔等。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如果身体出现创伤或感染,应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同时,对于患有股骨骨髓炎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促进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