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急性肺栓塞的栓子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后随血流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常见的栓子包括血栓、脂肪栓、羊水栓、空气栓等。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咳嗽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如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还会安排一些检查,如D-二聚体检测、心电图、胸部X线、CT肺动脉造影等,以明确诊断。
一旦确诊为急性肺栓塞,应立即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等。抗凝治疗是基础治疗,可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和复发;溶栓治疗可迅速溶解血栓,恢复肺组织灌注;介入治疗则适用于某些严重的病例。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预防急性肺栓塞的发生。比如,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卧床,适当活动肢体,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患有下肢静脉曲张、骨折等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手术后的患者应尽早下床活动,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抗凝治疗等。如果出现疑似急性肺栓塞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