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或非化脓性炎症。本病极为常见,可引起听力下降、耳鸣、耳流脓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并发症。
慢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急性中耳炎未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咽鼓管功能障碍,影响中耳的通气和引流;鼻部或咽部的慢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可通过咽鼓管途径感染中耳;长期吸烟、身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慢性中耳炎的症状表现多样。患者可能会出现长期或间歇性的耳流脓,脓液可为黏液性、脓性或黏液脓性,有时可伴有血丝。听力下降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果病变累及内耳,还可能出现眩晕等症状。
对于慢性中耳炎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一般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常用的药物有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病情较为严重,如出现鼓膜穿孔、听骨链损伤等情况,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鼓室成形术、乳突根治术等。
慢性中耳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耳部疾病,如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耳部进水,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以减少慢性中耳炎的发生。同时,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和复查,以提高治疗效果,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