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在胎儿期或新生儿期,胎儿或新生儿的红细胞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的红细胞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其次是Rh血型不合。ABO血型不合多发生在母亲血型为O型,胎儿血型为A型或B型时。Rh血型不合则发生在母亲Rh阴性,胎儿Rh阳性时,一般在第二胎以后发病。
新生儿溶血的症状轻重不一,主要表现为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严重的溶血可导致胆红素脑病,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新生儿溶血,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轻者可采用光照疗法,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重者可能需要进行换血治疗,以纠正贫血和高胆红素血症。
在日常生活中,孕妇应按时进行产前检查,特别是血型检查。如果孕妇为O型血或Rh阴性血,应密切关注胎儿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溶血的发生率和危害,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