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 1cm 的处理方式常见的有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开放手术等。
1. 药物排石:适用于结石表面光滑、结石以下尿路无梗阻的情况。通过服用排石药物,如肾石通颗粒等,增加尿量,配合适当运动,如跳绳、爬楼梯等,促使结石自行排出。一般要求患者每日饮水量在 2000 - 3000ml 以上,以产生足够尿液推动结石移动。但药物排石有一定局限性,对于 1cm 结石完全排出的概率相对较小。
2. 体外冲击波碎石:利用高能冲击波聚焦后作用于结石,将结石击碎成小块,然后随尿液排出体外。该方法无需开刀,对身体损伤较小,恢复快。通常适用于大多数直径小于 2cm 的肾结石。不过,可能会引起局部疼痛、血尿等并发症,且多次碎石可能对肾脏造成一定损害。
3.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通过尿道、膀胱进入输尿管,利用软镜找到结石后,采用激光等能量源将结石击碎。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对周围组织损伤轻。尤其适用于输尿管上段及肾盂内的结石。但手术难度相对较高,对医生技术要求严格,且可能出现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
4.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在腰部建立一条从皮肤到肾脏的通道,通过该通道插入肾镜,找到结石并将其击碎取出。适用于较大的肾结石,对于 1cm 结石也有较好效果。但属于有创手术,可能会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需要一定时间恢复。
5. 开放手术:目前较少应用,仅在其他方法都不适用时考虑。通过切开肾脏直接取出结石。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相对较多,如出血、感染、损伤周围组织器官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安排,根据自身身体状况、结石具体位置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治疗后要注意休息,保持规律作息,饮食上避免高钙、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观察结石是否完全排出以及肾脏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