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治疗常见用药有质子泵抑制剂、铋剂、抗生素、抗酸剂、胃黏膜保护剂等。
1. 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减少胃酸分泌,从而降低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促进溃疡愈合。常见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能有效缓解胃溃疡引起的疼痛、反酸等症状,一般疗程为4 - 8周,具体依病情而定。
2. 铋剂:这类药物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离胃酸、胃蛋白酶等对溃疡面的侵蚀,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常用的有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等,通常需与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使用,以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促进溃疡愈合。
3. 抗生素:当胃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时,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一般采用联合用药方案,疗程通常为10 - 14天,目的是彻底清除幽门螺杆菌,防止溃疡复发。
4. 抗酸剂:能直接中和胃酸,迅速缓解疼痛症状。常见的如氢氧化铝、碳酸氢钠等,但作用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作为临时缓解症状的药物,不单独用于胃溃疡的治疗,多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5. 胃黏膜保护剂:可以增强胃黏膜的防御功能,促进胃黏膜修复。像铝碳酸镁、硫糖铝等,能吸附胆汁酸、胃蛋白酶等有害物质,减轻对胃黏膜的损伤,有助于溃疡的愈合,可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治疗胃溃疡期间,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定期复查胃镜,以便及时了解溃疡的愈合情况,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