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
该病主要发生于 1 至 7 岁的儿童,潜伏期为 2 至 4 天。发病后,患儿常出现急剧发热,体温多在 38℃以上,甚至可达 40℃,发热可能持续 2 至 4 天。同时,患儿的咽峡部会出现灰白色的疱疹,周围伴有红晕,1 至 2 天后疱疹破溃形成小溃疡,疼痛明显,导致患儿吞咽困难。
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在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如果孩子患病,应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对于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患儿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烧药。同时,要注意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多饮水,以缓解咽部疼痛。如果患儿出现严重的症状,如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抽搐等,应及时就医。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通风、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