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常见且较为准确的检查项目有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自身抗体检测等。
1. 血糖检测:是诊断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检测。空腹血糖指至少8小时未进食后所测血糖值,正常范围在3.9~6.1mmol/L,若空腹血糖≥7.0mmol/L ,结合症状可考虑糖尿病。餐后血糖一般指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应<7.8mmol/L,若≥11.1mmol/L也高度提示糖尿病。
2.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不受短期饮食、运动等因素影响。正常参考值为4%~6%,若≥6.5%,可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在评估血糖长期控制效果方面有重要意义。
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在不同时间点测定血糖水平。先空腹抽血测血糖,然后口服含75g葡萄糖的溶液,分别在服糖后1小时、2小时再测血糖。若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可诊断糖尿病。
4. 胰岛素释放试验:口服葡萄糖后,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了解胰岛β细胞的功能。正常人服糖后胰岛素水平会迅速升高,高峰在服糖后1小时左右,随后逐渐下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可出现高峰延迟、分泌不足等异常情况。
5. 自身抗体检测: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等,主要用于1型糖尿病的诊断和分型。若这些抗体阳性,提示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进行相关检查前,要保持正常饮食和作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酒等影响结果的行为。检查时需严格按照医护人员指导进行操作,如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要准确把握服糖时间和剂量。若对检查结果有疑问或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获得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