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管里有气泡可能是输液器排气不彻底、输液瓶内压力变化、输液管连接不紧密、患者肢体活动不当、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重新排气、调整输液瓶位置、检查并固定连接部位、指导患者正确活动、合理调整输液速度等。
1. 输液器排气不彻底:在准备输液时,若没有将输液器内的空气完全排出,就会导致输液管里有气泡。重新进行排气操作,将茂菲滴管倒置,挤压滴管使液体充满滴管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再缓慢放下滴管,让液体自然流下,将剩余气泡排出。
2. 输液瓶内压力变化:当输液瓶内液体减少,瓶内压力降低,外界空气可能进入输液管形成气泡。适当调整输液瓶的高度,增加瓶内压力,使液体顺利流下,避免空气进入。也可检查输液瓶的瓶盖是否密封良好,防止漏气。
3. 输液管连接不紧密:输液管各个接头处如果没有连接牢固,空气容易进入。仔细检查输液管的各个连接部位,如针头与输液管、输液管与三通等,将松动的接头重新拧紧,确保连接紧密。
4. 患者肢体活动不当:患者在输液过程中频繁活动肢体,可能导致输液管晃动,使空气进入。告知患者在输液时尽量保持肢体稳定,避免大幅度活动。若因活动出现气泡,可先暂停输液,待气泡排出后再继续。
5. 输液速度过快:输液速度过快时,液体流动湍急,容易裹挟空气形成气泡。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等因素,合理调整输液速度。一般成年人每分钟40 - 60滴,儿童每分钟20 - 40滴。可使用输液调速器精准控制速度。
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输液管情况,若发现气泡及时处理。同时要注意保持输液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引发感染。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调整输液速度和肢体位置,确保输液安全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