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并行心律是指心室内存在多个异位起搏点,这些起搏点各自独立地发放冲动,形成室性早搏。由于这些异位起搏点周围存在传入性阻滞,使得窦性冲动不能传入这些异位起搏点,从而避免了窦性冲动对它们的节律重整。室性并行心律的异位起搏点能够按照自身固有的节律发放冲动,与窦性心律并存。
室性并行心律的心电图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室性早搏的联律间期不固定,因为异位起搏点的发放冲动是各自独立的,不受窦性节律的影响。室性早搏之间的间期存在一个最大公约数,这个公约数反映了异位起搏点的固有节律。室性并行心律的异位起搏点可以伴有传出阻滞,导致室性早搏的出现呈现间歇性或不规则性。
室性并行心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可发生于各种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对于室性并行心律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且室性并行心律对心脏功能没有明显影响,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心电图即可。如果室性并行心律频繁发作,引起明显的症状,如心悸、胸闷、头晕等,或者导致心脏功能受损,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等,以减少室性早搏的发生。非药物治疗包括射频消融术等,通过破坏异位起搏点,达到根治室性并行心律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患有室性并行心律的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吸烟、饮酒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同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