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涉痛或放射痛是指某些内脏器官病变时,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感觉的现象。当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产生牵涉性疼痛,其疼痛部位往往与病变的内脏有一定的解剖相关性。例如,心肌缺血时,常感到心前区、左肩和左上臂疼痛;胆囊炎、胆结石发作时,右肩区会出现疼痛;胃溃疡和胰腺炎时,会出现左上腹和肩胛间疼痛;阑尾炎早期,疼痛常发生在脐周,以后才转移至右下腹等。
牵涉痛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如病变内脏的初级感觉纤维进入脊髓后一方面终止于特有的二级神经元,另一方面以侧支终于有关躯体结构感觉传导的神经元,从而使内脏的痛觉冲动扩散到相应的体表部位。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可能对牵涉痛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体表疼痛,尤其是疼痛呈现出放射性或牵涉性的特点时,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B 超、实验室检查等,来确定疼痛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不要忽视这些疼痛信号,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