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间质性肾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肾小管间质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肾间质和肾小管,而肾小球和肾血管相对受累较轻或病变较轻。
慢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某些抗生素等、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如尿酸性肾病、高钙血症等、尿路梗阻如肾结石、前列腺增生等以及遗传因素等。这些因素可导致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等病理改变,进而影响肾脏的功能。
慢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夜尿增多、蛋白尿一般为轻度、低比重尿、高血压、贫血等症状。肾功能检查可发现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诊断慢性间质性肾炎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肾活检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进行。
对于慢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停用可疑药物、控制感染、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同时,还需要采取一些对症治疗措施,如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控制血压、纠正贫血等。患者还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饮食上应注意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定期复查肾功能、尿常规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慢性间质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延缓病情进展、保护肾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