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讲的气血是人体内气和血的统称。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且不断运动的极细微物质,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作用;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具有濡养和化神的作用。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人体的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气、自然界的清气以及水谷之精气,通过肺、脾、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而生成。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包括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气的失常会导致多种病理变化,如气虚、气陷、气滞、气逆等。
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其生成与脾胃、心肺、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血在脉中运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对全身各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的作用。血的运行失常,如血瘀、出血等,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气血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载气、养气。气血的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条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维持气血的正常运行。比如,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合理饮食,多吃一些具有益气养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黑芝麻等;适当运动,促进气血的流通;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等。如果出现气血失调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理和治疗。